相关图片(共1图)
详细内容
2026年山西省高校副教授、教授职称评审著作及论文要求
(基于山西省现行政策及高校职称评审文件综合预测)
一、副教授职称
论文要求
数量:需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4篇,其中至少1篇为核心期刊或国家级刊物论文(教学型或专职辅导员型可放宽至2篇核心期刊论文);部分高校要求提交2篇代表作外审(需独立或第一作者,含至少1篇核心期刊论文)。
质量:核心期刊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或SCI、EI、CSSCI等数据库收录为准,且论文需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
替代方案:若以专著参评,需提供1篇核心期刊论文作为补充材料。
著作要求
可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 1部(个人撰写部分不少于 5万字),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需提供出版社合同及立项证明)。
著作需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可查,且出版时间须早于2025年1月1日(外审要求)。
其他要求
需提供2-3项代表成果,如主持省级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竞赛获奖(国家级或省级)等。
教学型教师需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专职教师需承担2门基础课)。
二、教授职称
论文要求
数量:需在核心期刊或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篇,其中至少2篇为国家级核心刊物论文(科研教学型要求4篇均为核心期刊论文);外审需提交3篇代表作(含至少1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
质量:高水平外文期刊论文(如SCI、EI收录)可替代部分核心期刊论文,需提供检索报告及分区证明。
著作要求
需独立撰写并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1部(个人撰写部分不少于10万字),或出版译著2部(每部不少于15万字)。
专著需为国家专业出版社出版,且研究方向与已发表论文一致,并提供省级以上课题结题报告或3篇相关书评作为补充。
其他要求
需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或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教学科研型教师需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双肩挑”教师可减少至专职教师的1/3)。
三、通用要求
材料规范
所有论文需提供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页(加盖公章),外文论文需通过太原理工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认证。
著作、教材需附出版合同及新闻出版署检索页,参编内容需明确标注撰写字数。
外审流程
论文和专著需通过同行专家鉴定(代表作隐去作者信息),外审未通过材料不得重复提交。
博士入职后需以本校为第一单位发表至少1篇核心期刊论文方可参评。
注:以上要求基于2024年山西省高校职称评审文件推测,2026年实际政策可能存在调整,建议提前关注山西省教育厅及所在高校人事部门发布的年度评审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