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图片(共1图)
详细内容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一种以肢体远端姿势性或运动性震颤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可累及上肢、头部、面部及声带,该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30%-70%的患者存在家族病史,遗传方式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发病年龄呈现双峰特征,主要集中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及青少年群体。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
1、运动症状:通常双侧对称起病,进展缓慢,以双上肢4-12赫兹的动作性震颤为典型表现,可能扩展至下肢、头部及咽喉肌群。症状在日常生活活动(如书写、倒水、进食等)时明显加重,情绪紧张、焦虑等应激状态下震颤更为显著。
2、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功能损害、精神心理异常(如焦虑、抑郁或社交恐惧)、睡眠障碍及感觉异常(嗅觉减退和听力下降)等。
会在某些情况下突然加重:
1、紧张时(公开演讲、面试、考试)
2、疲劳时(熬夜、过度劳累)
3、情绪激动时(生气、兴奋)
4、饥饿或低血糖时
特发性震颤只是手抖?不,它可能带来更多麻烦!
✅ 社交恐惧——害怕在公共场合吃饭、写字,甚至不敢与人握手
✅ 心理压力——焦虑、抑郁情绪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 生活质量下降——精细动作困难,影响工作、生活
如果你有这些情况,说明震颤正在恶化!
⚠ 从单手抖变成双手抖
⚠ 从手部扩展到头部、声音震颤
⚠ 饮酒后短暂减轻,但第二天震颤更严重
⚠ 药物效果越来越差
李艳波医生简介:
李艳波主任,一九五七年出生,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从事医疗工作三十多年,对常见病以及疑难杂症的治疗预防积累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比较擅长治疗特发性震颤,帕金森,小脑萎缩,多系统萎缩,痉挛性斜颈,神经性脚臭,眼球震颤,运动神经元,进行性核上麻痹等疑难杂症疾病。
从1970年就跟随长辈学习中医,李艳波在退休前曾担任多家医院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教学工作及中医学科研工作30多年。退休后曾被邀请到多个国医馆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