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图片(共1图)
详细内容
帕金森病,正逐渐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顽疾,深度了解其发病机制与掌握有效预防攻略至关重要。
从发病机制来看,帕金森病主要与脑部黑质区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紧密相关。黑质是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关键部位,多巴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调节人体运动功能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当黑质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莫名受损、大量死亡,多巴胺的分泌量便会急剧减少。这就如同汽车的动力系统出了故障,大脑无法顺畅下达精确的运动指令,身体便开始出现一系列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如静止性震颤,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手部、下肢等部位会不自主地抖动;肌肉强直,肢体变得僵硬,活动起来十分费劲;运动迟缓,日常的简单动作,像起身、走路、扣纽扣等,都变得缓慢且艰难。
此外,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的发病中也起着一定作用,约 10% 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长期接触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还有一些神经系统老化、炎症反应等,也可能是疾病发生发展的 “帮凶”。
不过,帕金森病并非完全不可预防。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新鲜蔬果,以及全谷物、鱼类等优质蛋白质,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适度运动也必不可少,像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灵活性,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同时,尽量避免接触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若工作环境中存在此类风险,务必做好防护措施。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更要定期体检,进行基因检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通过这些积极有效的预防手段,有望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几率,守护好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