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图片(共1图)
详细内容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端起水杯想喝口水,手却不受控制地抖个不停,水洒得到处都是;写字时,笔下的字歪歪扭扭,根本不像自己写的;甚至在与人握手时,都因手抖而感到尴尬。如果是,那你可能正被特发性震颤这个 “隐形杀手” 盯上了。今天,咱们就请来了有着多年神经内科经验的李主任,为大家揭开手抖背后的真相。
王大爷原本是个热爱书法的退休老人,每天都会在家挥毫泼墨。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发现自己拿毛笔的手总是微微颤抖,一开始他以为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没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抖越来越严重,别说写书法了,就连吃饭拿筷子都成了问题。去医院检查后,王大爷被确诊为特发性震颤。
李主任表示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简单来说,就是在你做动作的时候,手抖会更加明显,比如拿东西、写字、端杯子等。而且,这种震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人觉得手抖只是小毛病,可能是累了或者紧张了,休息休息就好。但李主任强调,特发性震颤可没这么简单。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因为手抖,患者在社交场合中往往会变得自卑、焦虑,不敢与人交流,甚至产生抑郁情绪。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特发性震颤呢?李主任指出,虽然目前特发性震颤的病因还不完全明确,但研究发现,这 3 个生活习惯可能正在悄悄地毁掉你的神经,诱发特发性震颤。
1.长期熬夜: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熬夜,刷手机、追剧、玩游戏,殊不知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李主任说,他接诊过的很多特发性震颤患者都有长期熬夜的习惯,熬夜导致的神经疲劳和损伤,很可能是诱发手抖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