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图片(共1图)
详细内容
【摘要】介绍了H2S直接制酸的工艺过程,典型的工业装置,总结了WSA技术的特点,提出了转化冷凝新工艺。H2S是硫的主要资源之一,广泛存在于天然气、石油炼制、煤焦化、气化、硫酸钡的制造过程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中,由于H2S是有剧毒的气体,储存、运输多有不便,一个时期阻碍了直接制酸的发展,常常是从酸气中回收硫黄,再利用硫黄制酸,据1996年统计,全世界用H2S制硫黄32.9Mt/a,占硫黄总产量的87%,而H2S制硫黄通常用克劳斯法,其生产装置的建设投资及运行费都很高,高代价生产的硫黄,90%以上用于生产硫酸。1931年,苏联人阿杜罗夫和格尔涅提出了用H2S直接制硫酸的设想,后为德国某公司付诸实施,二战后得到了发展。1H2S直接制酸的工艺过程1.1 H2S的燃烧燃烧炉中1100~1200℃条件下,H2S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SO2和H2O。H2S+1.5O2==SO2+H2O+518.6KJ/mol (1)高温燃烧气经余热锅炉冷却至300-350℃,一部分返回燃烧室以调节燃烧温度,将NOx生成控制在0.01%以内,其余送转化。大多数情况下用于制酸的原料气中含有H2、CO、烃,有时含有HCN、NH3等,燃烧时产生蒸汽,使燃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在通入稍许过量空气条件下,使酸气中可燃组分完全燃烧的同时H2S全部转化为SO2。1.2 二氧化硫的氧化二氧化硫与氧分子直接反应的速度很慢,甚至在高温下都难察觉,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硫的氧化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实现的。 CatSO2+0.5O2=SO3+96.1KJ/mol (2)工业上使用过的催化剂有氧化铁.铂催化剂,20世纪30年代起被钒催化剂取代。钒催化剂一般由6-8%的V2O5,9-13%的K2O,1%的Na2O,10-20%的SO3和50-70%的SiO2组成,并含有少量Fe2O3、Al2O3、CuO及水分。产品呈圆柱状∮4.5-5.5mm,长5-15mm,或球形、环状或片状,起催化作用的是硫代钒酸钾。水蒸气浓度高的燃烧气进入转化器后,气相中的水分会吸附在催化剂上,由于催化剂表面硫酸的蒸汽压很低,SO3与水蒸气生成的硫酸会在比正常露点高的温度下冷凝到催化剂上,并溶解其中的硫代钒酸钾使催化剂失活。早期的硫化氢制酸系统中,入转化器前的原料气水蒸气含量要求0.1mg/m3以下,采取的技术措施是转化前设置干燥工序,这种在水汽浓度很低的干气氛中转化的叫干式催化法或干接触法。通常在填料塔中用93-95%的硫酸与燃烧气逆流接触完成燃烧气的脱水,也可在干燥前面设冷凝冷却器,除去燃烧中大部分水分,以减轻干燥塔的负荷,干燥气与高温转化气换热升温至420℃入转化器,在装有传统钒催化剂上将98%的SO2转化为SO3。20世纪30年代某公司开发了在湿气氛中将SO2转化为SO3的湿接触法。丹麦某公司开发的专门用于湿法接触工艺的VKWSA型催化剂是以硅藻土为载体,V2O5为活性组分的黄褐色多楞形,直径为10-12mm的拉西环、堆密度350-320kg/m3,起始活性温度370-380℃,温度430℃,最高耐热温度650℃,使用空速0.5KPa,不会因工艺气漏入管外造成设备腐蚀,冷却器上下管板衬聚四氟乙烯,其余5块支承管板及外壳未喷涂,不耐酸腐蚀。表3 主要工艺参数
冷凝器上管板鼓泡严重,可能是冷却空气鼓风机跳车后,未及时停运燃烧炉空气鼓风机,导致上管板管鼓泡。上管板温度130℃,正常运行时尾气温度110℃就紧急停车。④酸雾控制系统中找到了硅油加入量与酸雾量的关系曲线,按最佳加入量添加硅油,减少了尾气酸雾含量。⑤外运酸管用316L不锈钢材质作,抗蚀性强,运行中弯头部位多次泄露,该处宜设备用管线。⑥烟囱壁厚12mm,2012年8月测量最薄处仅5.8mm,除减少酸雾量外,还应控制好烟囱气体温度,通常尾气控制在90-110℃,冷凝器出口空气应在200℃以上。使混合气达160℃以上。3总结①用H2S直接制酸比先回收硫磺再用硫磺制酸更经济合理。②H2S的燃烧可借鉴克劳斯炉,硫黄焚硫炉的经验,因地制宜处理。③与干接触吸收成酸工艺相比,湿接触冷凝成酸工艺更简便易行,采用水冷却等温转化技术可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④采用直接冷凝或间接冷凝成酸工艺,都能取得满意的结果。⑤WSA(Wet gas Sulphuric Acid)工艺流程短,设备少,投资省,能耗低,运行经济,操作管理简便灵活,不受原料来源及H2S浓度的限制,能达到各种环境排放标准的要求。硫回收率可达99.9%以上。⑥中石化某分公司是中国第一套WSA装置,能力60kt/a,处理量20000Nm3/h,入转化器燃烧气SO23.8%,O214.5%,H2O7.8%,CO21.5%,N272.4%,副产蒸汽2.002t/t酸,装置于2001年建成投产。随后又在多个石化采用了WSA技术,将来会有更多的炼厂采用WSA,从酸气中回收硫直接制取硫酸,不再用克劳斯法回收硫黄,再用硫黄制酸了。根据市场需要,也可以副产液体SO2或其它硫产品。WSA已在炼油、冶金、石化、煤焦化、气化、粘胶纤维等行业广泛应用,未来将会为更多领域创造效益,满足各种用户的不同需要。